一天两道“科技大餐” 激发学生科学热情
发布时间:2020-11-27   点击量:4990
字号:
来源:

西安高新一中2020年第八届“华为杯”科技节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中,11月27日,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青年科普团受邀走进高新一中,进行科技路演与科学实验展示,为师生带来全新、真实的现场和交互式的感受,进一步拓展了科技节的互动性,提升了育人效果。

高校科技路演,快看都有那些“硬科技”



无人驾驶、步兵工程机器人车、VEX机器人、密码温控取餐箱……27日中午,高新一中2020年第八届“华为杯”科技节之高校科技项目路演在操场进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的8个“硬科技”项目轮番上场。这些汇集了前沿科技的展品展项,让同学们在校园就能感受到前沿科技的魅力。参加路演的高校科技社团负责人在介绍项目的同时,寄语同学们不断提升自我,从中受益,能够将创客精神延续到生活中,传播给身边的人。

科学实验秀,开启热爱科学的奇幻之旅

27日下午,中科院西安分院青年科普团的韩小春、谭季钊两位博士走进高新一中,以生活中有趣的科学现象为切入点,将复杂的物理、化学知识通俗形象化展示,表演内容涵盖掌上火焰、神奇变声、干冰实验、空气大炮、液氮蘑菇云等,为高一年级师生呈现了一幕又一幕“科学奇观”,现场惊叹声、欢笑声与掌声不绝于耳。“零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提升了同学们对物理、化学等学科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韩老师风趣地告诉大家,她会江湖失传已久的绝学“火焰掌”。只见她把手伸进一个水盆,沾了些泡沫,然后打火点着,火焰在手上一下子燃烧了起来,但是几秒钟后,火熄灭,手却完好无损。“哪位同学喜欢学,可以上台来!”在韩老师的邀请下,四位师生大胆走上台,在谭老师的指导下,也学会了“火焰掌”。“刚才盆里的其实是冷水里加入洗洁精,搅起泡沫,再给水里充进了一些可燃气体丁烷,这样粘在手上的泡沫里就有丁烷气体,所以可以点燃。掌上火焰则是利 用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来保护手,使得掌上起火而手不被烫伤。”看着同学们好奇的目光,韩老师解释了这个实验的原理。


自己的原声经过吸入氦气变的戏剧性,神奇变声原理在哪里呢?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本身并不大,是靠口腔的“共鸣作用”才放大的!我们听到的别人说话的声音都是经过共鸣放大之后的声音。氦气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所以它的“共鸣频率”比空气高。简单地说,吸不吸氦气,话音的频率并不会变化。只是氦气改变了口腔的共鸣频率,提高了话音中的高频成分,削弱了中低频成分,让听众误以为音调变高了。


趣味的干冰实验激起学生探究热情。

常态化疫情防控,除了多通风、戴口罩,做好个人消毒也非常重要。可是,你真的知道如何正确使用酒精消毒吗?韩老师、谭老师现场做了实验,通过实验可以看到,消毒酒精接触到明火都是可以点燃的,在密闭空间内甚至可能发生爆炸。韩老师提醒同学们75%消毒酒精易燃可燃,请不要接触明火,不要在密闭空间内喷洒。


在这个实验中,谭老师拿起一个像垃圾桶一样的装置——“空气大炮”,发射出环状的“烟圈”,隔空好几米就打落了配合实验同学头顶的纸杯。“这个空气大炮其实是一种大气涡流现象,是三维空间中,流体单向流动的结果。为了让大家肉眼可见,我们给桶里加了一点其他气体,把涡流显示出来。”韩老师解释。


你听过用身体弹奏出来的钢琴乐曲吗?接通只有5伏电压的电流,人体器官就可以弹奏钢琴曲,韩老师现场选了7名同学当“琴键”,1名同学弹奏,弹奏者轻轻拍拍“琴键”的手,就能听到钢琴般的声音。

你知道玫瑰花、香蕉放入液氮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吗?液氮温度为-196℃,利用低温,玫瑰花会发生脆化现象,一捏就碎。韩老师邀请了同学们当实验小助手,戴上专业的手套,亲手去捏一捏从液氮里拿出来的鲜花的时候,发现它们变得很脆,一捏就碎;而当香蕉经过液氮的冷冻后,竟然可以变成香蕉锤,把核桃砸得粉碎,真的太神奇了!


科学实验秀的最后,韩老师、谭老师还给同学们展示了悬浮的乒乓球、液氮蘑菇云等实验,同学们争相参与科学实验,现场的气氛持续高涨。

无论是精彩的科技路演还是神奇的实验,都让我们感觉到科技的发展是一条漫长的路,只有积跬步方能到达千里之外;科技的发展是一片壮阔的海,只有汇聚每一条小溪,才能形成大海的汹涌澎湃。而创新思想正如开天辟地的利斧,不断地对我们的这个社会进行改造,让我们的世界因科技而美丽,让我们的未来因科技而绚丽。

新闻链接: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青年科普团是由中科院热衷于科学普及工作的青年科学家、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组成,旨在传播先进科学知识,激发公众科学兴趣。科普团成立以来,积极参加科学院、科技厅的扶贫项目,出席上百所学校的科技节,曾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科普讲解大赛、实验展演大赛中获奖。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