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凝聚 实践开花 | 高新一中南校区地理模型展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17-12-26   点击量:7033
字号:
来源:

不起眼的废旧材料能够生出怎样的花样?高科技如何改变废旧材料的命运?动态的地理现象如何在静态的模型当中得到体现?高新一中南校区的地理模型展给你答案。

平时被随手丢弃的泡沫板、泡泡泥、木板、塑料片、牙签、笔管、废旧空调铝合金管、颜料在南校区高一学生的手下变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地理模型,而改变它们的,正是生物样本、化学试剂、物理电学、3D打印技术、电脑设计等技术知识。

在本次大赛中,高一年级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发挥自己独特的创意,将自己所学习的地理知识与生物、化学、物理等学科相融合。这些通过高科技设计制作的作品科学而严谨,同时展现出许多地理原理,如地球的公转,水循环、地球仪、三圈环流等。许多同学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在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了提升。

参赛小组认真准备

最终,高一(20)班的作品“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获得第一名,高一(17)班的作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获得第二名,高一(19)班的作品“陕西米字型高铁网”获得第三名。

image001.jpg  image003.jpg  image005.jpg  image007.jpg

image009.jpg image009.jpg

学生参观


image013.jpg image015.jpg

image017.jpg

作品展示

image019.jpg  image023.jpg


评委打分


image025.jpg

高一(11)班作品 温室效应

制作者:吴思甜、朱凌逸、刘祖禄

以废旧的透明塑料片,塑造出了温室,用自己亲自种植的植物作为温室植物。在全球变暖的今天,不断变强的温室效应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image027.jpg image029.jpg

高一(12)班作品 厄尔尼诺现象

制作者:庄远哲、陈金韬、郑斯元

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影响越来越明显,引起更多国家的关注,涌动的海水正在通过传递的能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木板为底板,可移动的箭头代表洋流,手绘世界地图,用不同的颜料表示出不同的区域,并用英文标识,用废纸片代表云层和降水,生动阐释了厄尔尼诺现象。




image031.jpg

高一(14)班作品 地球仪

制作者:高语晗、张歆曼、孙溪唯

以牙签、泡泡泥、泡沫球、废纸为原材料制作的地球仪,直观地表示出了全球各洲各洋所在的位置以及全球各地的地形地貌。


image033.jpg

高一(15)班作品 太阳系

制作者:赵梓轩

以泡沫板为底座,废弃物涂色制成各个不同质量和体积的星球,创意别致,思路新颖。


image035.jpg image037.jpg

高一(16)班作品 “地质构造”

制作者:吴乙、常康乐、苗泽田、李畏因

以泡泡泥、牛奶箱为原料,用地理模型阐释地质构造的特点与原理。涉及知识:背斜成山,向斜成谷,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以及断层。

 

image039.jpg

高一(17)班参赛作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制作者:李若曦、史钟妙、丁桢妮、侯懿芸、徐语桐、杨子悦、贾欣宇

通过展示黄土高原陡坡地区由于植被稀少,当暴雨集中时易造成水土流失来警醒人们关注生态破坏问题,又通过缓坡修建梯田来展现当地人民的聪明才智。关注生活,关注民生,正是高新侠的家国情怀。


image041.jpg

高一(18)班参赛作品“快乐星球——太阳系”

制作者:张雨彤、谢欣淼、段梦妍

模型向大家展示了太阳系的主要组成:太阳和八大行星以及小行星带。人类目前对宇宙的认知仅仅是“沧海一粟”,希望大家对宇宙的学习与探索不止于此。


image043.jpg  image045.jpg

高一(19)班作品“陕西米字型高铁网”

制作者:杨壹翔、潘奕珊、王雨晨、郭怡君、侯博雯、董一铄

高铁延伸了千年丝绸之路,在一带一路发展的新机遇下,西安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定会迎来更蓬勃的发展。19班的同学们用coredraw软件勾勒,3D打印陕西省模型,用自制的硅酸钠粘合,展现陕西铁路交通便捷的同时体现了社会视野。


image047.jpg

高一(20)班作品 “地球的公转与自转”

制作者:吕帅驰、雷诗蕊、贺敬涛、邱家乐

通过减速电机克服难点黄赤交角,并且实现地球自转与围绕太阳公转同时进行。通过增加大电流调控器又可以单独演示地球的自转或者地球的公转。底座采用废旧的空调铝合金管,太阳光照采用led球形遥控灯。多学科大智慧地展示了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image049.jpg

高一(21)班作品“部分地质构造形成过程”、

作者:刘馨远、王晨旭、俎含之。该作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海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生长或消亡边界海沟、海岭的形成。其中海岭形成运用了高锰酸钾氧化过氧化氢模拟海底火山爆发。第二部分是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用细砂填充表示背斜顶部,用吹风机模拟外力作用。



image051.jpg

高一(22)班作品“1/4地球地理模型”

制作者:安琪之、李云飞、赵晶晶

利用食堂废旧纸箱作坚固的外壳,白纸作为模型“华丽”的外表。充分利用侧面以及球面涵盖较多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包括半球三圈环流及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中国及附近领域区域地理;北半球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地球内部结构。


image053.jpg

大家感觉本次地理模型制作活动非常有意义,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活动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此对地理的学习有了信心,让他们有机会把自己想象的东西变成现实,有利于学生创造力与实践力的结合。

 

参赛学生的家长纷纷表示孩子们的作品让自己眼前一亮,从创意设计到材料选择再到模型制作都由孩子们自主完成,孩子们的表现真的十分出色,动手能力和对于地理知识的兴趣都提升了不少。

 

这次地理模型制作活动让高一的同学们充分参与其中,将创意转化为实践。在获得实践与参与的乐趣的同时,深入了解与学习地理原理与规律,同学们在地理学科方面的素养与基础知识也更加扎实。愿同学们永远保持对知识的热情与探究精神,在未来地理学习的路上迎风向前。

 

/温娜  图/喻力  苏建林  温娜  向亚玲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