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与美”为主题的西安高新一中南校区2017年第五届“华为杯”校园科技节竞赛单元——“和谐之美,变废为宝”创意设计制作比赛于12月22日圆满落幕。由成宝森、韩恭恩、苏建林、喻力几位老师组成的评委团从创新意识、经济适用和美观和谐等角度给各班级的作品进行现场评分,最终高一(13)班、(19)班、(18)班的参赛队伍依次荣获前三名。
评委评分
评委评分
评委评分
刘校长和韩老师
韩主任给学生点赞
驻足观看
驻足观看
驻足观看
驻足观看
各班级变“废”为宝作品及设计草图
高一(11)班
组合式多功能笔筒
用生活中的废旧瓶子制作的一个可以放办公用具、工作垃圾和观赏植物的组合式储物盒,经济适用和美观和谐。
高一(12)班
高等植物细胞模型
使用巧克力包装盒、泡沫、枣、谷物等组成了高等植物细胞膜(质膜及和细胞器内质网、质体、线粒体、高尔基氏体和核糖体等
高一(13)班
城堡简约笔筒
使用两层废旧硬纸,增加其强度,手工折叠立体空格可插笔,且美观实用易上手,不用时折叠起来。
磷脂双分子层流动镶嵌模型
用药丸盒作为磷脂分子的头部,泡沫作为蛋白质,用裹着棉花的废纸作为糖蛋白,硬纸板作为多糖链,横排铁丝贯穿,竖排用细绳链接,上下两层用吸管链接,磷脂分子的尾部用黄色的吸管剪成两截供学生们对生物分子组成和空间结构有更形象的认识。
废旧报纸鹿头饰品
使用铁丝网,做成其框架,增加强度和艺术性,用废旧报纸贴成外表,富有艺术性和随意性,变废为宝,又不失对生活的要求。
高一(14)班
粉笔有爱的家
使用废旧纸筒和塑料制作了一个装粉笔和笔筒,既是一件实用的工具又是一件工艺品,装扮了讲桌。
高一(15)班
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使用废纸 牙签 组成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使学生直观感受DNA结构,了解含氮碱基的互补配对。
高一(16)班
氨基酸分子结构模型
多功能储物杯
铁丝缠绕的底座,废旧塑料瓶的杯体,可以放花草培养,也可以当作一个笔筒。
高一(17)班
讲桌抽屉
由纸箱、木板、手工纸组成的讲台抽屉,上层粉笔盒采用开孔的方式,使粉笔灰落入下层挡板,减轻了讲台前面的粉笔灰污染,又装扮了讲桌。
高一(18)班
铁丝乐队
通过不同种类、粗细、颜色的铁丝和铜丝做成的大小人物、乐器、话筒,集手工与设计于一体,让人置身于一场动感的音乐会。
高一(19)班
变废为宝之推拉式抽屉
利用废纸盒作为推拉式抽屉的整体状貌,通过裁剪、固定等形成推拉式抽屉的雏形,利用打蜡使推拉抽屉更加方便。我们的宗旨是:让我们的抽屉快捷方便您的生活。
高一(20)班
多功能桌台
可以摆放粉笔,水杯,书本教参,美观大方,经济适用,构思新颖。
高一(21)班
圣诞树
采用废旧杂志为主要原料制作了一颗圣诞树,并对其进行了装扮涂色。
高一(22)班
桌面书架
使用茶叶盒、透明胶带,做成的收放书本,资料文具的书架。
各班参赛队伍利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废旧材料,根据班级的实际需要,设计并制作成可供班级使用的具有实用性或装饰性的物品,如粉笔收纳盒、清洁工具储存箱、资料盒、花架、各种生物、化学模型等,体现绿色、创新意识,且经济实用、美观和谐的理念。在校园开放日展示期间,引来了众多学生、家长和老师的驻足围观。
本次活动,各班级积极参与,通过观察、设计、制作、展示等一系列环节,让学生们享受了的生活中回收利用的乐趣,激励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文/ 苏建林 图/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