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7年度五大学科竞赛金牌中学风云榜公布,西安高新一中位居陕西省第一,全国并列第17位!8名同学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金牌,6名同学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赛银牌,位居陕西第一;2名同学获得北京大学保送生预录取通知书;8名同学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降一本线录取资格;2名同学获得清华大学降30分录取资格;72名同学获得数、理、化、生、信息学科竞赛陕西省一等奖。
化学|喜报
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
西安高新一中荣获三金三银
西安高新一中王琨皓、高义淮、刘思源同学荣获金牌,蔡子晗、刘沛松、韩翊飞同学荣获银牌。
王琨皓同学获得北京大学保送生预录取通知书,并入选国家集训队;
高义淮、蔡子晗、刘思源同学获得清华大学降一本线录取资格;
韩翊飞、刘沛松同学获得清华大学降30分录取资格。
化学竞赛陕西省一等奖获得者(20人):
刘沛松、王琨皓、高义淮、韩翊飞、王柯涵、蔡子晗、秦朗、宋一骜、樊小腾、刘思源、周艺康、田若辰、马义杰、谢俊贤、张书源、郭佳辰、李一飞、曹淞琪、李易骋、金麒生
化学竞赛一等奖
物理|喜报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
西安高新一中荣获三金
西安高新一中2018届刘浩波、陈昊翔、陈任翔同学获得三枚金牌,三人同时获得北京大学降一本线录取资格。
物理竞赛陕西省一等奖获得者(18人):
陈任翔、陈昊翔、刘浩波、张巷腾、宋飞彤、刘越、姬浩恩、夏宇龙、张晨阳光、杨佳宇、吕嘉昊、张海晨、周浩天、张浩洋、陈樹言、王子昂、李嘉轩、蔡天昊
物理竞赛一等奖
生物|喜报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西安高新一中荣获一金二银
西安高新一中2018届毛澍霖同学获得金牌(全国第23名,陕西第一名),入选国家集训队,并获得北京大学保送生预录取通知书;施学通同学获得银牌,并获得清华大学降一本线录取资格;李溪尧同学获得银牌。
生物竞赛陕西省一等奖获得者(14人):
毛澍霖、施学通、李溪尧、朱思延、王尚坤、荆东喆、王婧琳、张玉衡、张菲凡、李雨桐、朱文杰、张榕、王晗哲、王浩博
生物竞赛一等奖
数学|喜报
2017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暨第33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西安高新一中荣获一金一银
西安高新一中2018届朱子晗同学荣获金牌,同时获得北京大学降一本线录取资格;李嘉麒同学获得银牌。
数学竞赛陕西省一等奖获得者(17人):
朱子晗、李嘉麒、杨启志、王润田、李昊臻、曹春朴、和子云、王伊姗、武曦、李睿勐、张博闻、党一鸣、张嘉荣、谢东子、杨迦言、李松泽、翁韬涵
数学竞赛一等奖
信息学|喜报
NOIP2017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陕西省联赛
西安高新一中2019届尚锦奥、贺继尧、冯成洁同学荣获陕西省一等奖
祝贺你们为学校争得了荣誉!祝贺你们取得了好成绩,实现了自己阶段性的愿望!希望全校同学以此为契机,勤奋学习,创新钻研,不断超越自我,把自己锤炼成具有“有德性,会合作,善创新,敢担当”的卓越人才!
同学们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老师们辛勤的汗水,在此特别向高新一中数学教研组、物理教研组、化学教研组、生物教研组、信息技术教研组表示感谢和祝贺!\
信息学竞赛一等奖
新闻链接:
学子感言
竞赛学习的核心永远是自学,但自学从不是一个人的孤独跋涉。这条路上有太多艰难险阻,不论是不知所云的题目,还是时有错漏的答案,都会成为独行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但所幸,我身处一个团队之中,有二十余同伴,在一起前行。如今,课堂上严肃激烈的争辩讨论声已不再,讲台前抑扬顿挫的授道解题声已不再,课间时的欢笑言语也已不再,但这一切都似昨日之景,时时回现在我的脑海。那是一个不存在丝毫恶意的团体,每一个人都竭尽全力地分享自己所知的一切,都毫不顾忌地指出旁人的任何不足。在这样的集体中,只有追求知识与学问的上进精神时时回响。我想在如此团结的集体,如此浓厚的学术氛围中,必然能更轻松地迈向高处。
——第34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金牌得主陈昊翔
我总觉得自己很幸运。这条路走下来,总是有那些可爱的人帮我一起披荆斩棘廓清道路,帮我一起指明方向砥砺前行。难忘焦灼时李维老师谆谆的教诲,难忘困惑时杨春印老师智慧的眼神,是他们在我迷茫的时候支持我,鼓励我,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坚定了方向,帮我走出了痛苦与纠结,在竞赛这条路上走到了今天。
——第26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毛澍霖
我喜欢数竞,正是喜欢数竞的千变万化,每道题目的思路都是全新的(陈题除外),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创造一个想法,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想法。那些数竞高手,就是创造想法的能力比常人高出一筹。数竞题目的证明不拘泥于形式,有时在草稿纸上寥寥几笔,整个问题的解答就已完成(无字证明),有时则需严谨细碎的推导,数张A4纸都难以写下,但无论解答的形式如何,好的证明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浅显易懂。冷岗松教授常说:数学是一门艺术,而我觉得,这门艺术的优雅就体现在问题的证明上,每当我读到浅显漂亮的证明时,我总是被它折服,看似轻松的推导背后是对无数个式子的优化和浓缩,解题人轻描淡写,不动声色,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意味。一路走来,有过哭,有过笑,有过犹豫,有过迷茫,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留下的脚印,看曾经失足摔倒的地方,才发现,自己的数竞青春是如此精彩!
——2017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暨第33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金牌得主朱子晗
从高一时,我带着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满腔热情走进化学竞赛,通过攻读艰涩难懂的学术专著,我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与同学共同研讨问题时,进一步增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进行化学实验也提高了动手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感谢我的老师,同学们,是你们的帮助、支持,使我在化竞之路上坚持了下去,也要感谢父母对我的关心,我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你们的付出。竞赛告一段落,但我仍需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第31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暨冬令营金牌得主高义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