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张晓鑫:朝向故乡的深情书写——迟子建作品荐读
发布时间:2021-12-10   点击量:4497
字号:
来源:西安高新一中


12月9日中午,西安高新一中2024届读书推荐会第四期在尚德楼多功能厅拉开了帷幕。本次读书推荐会由语文教研组张晓鑫老师主讲,主题是“朝向故乡的深情书写——迟子建作品推荐”。

本次读书推荐会围绕迟子建作品中的三大核心主题展开,分别是“灵性”自然的神秘敬畏、民族文化的温情关注、“陌生原野”的依恋伤怀。通过这三个主题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把握迟子建的基本写作方向。



在“灵性”自然的神秘敬畏这一部分,张老师提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书中对自然的敬畏。生活在兴安岭原始森林中的鄂温克族与自然事物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尤其是对于山、水、火等自然事物抱有莫大的敬畏,并赋予它们一种强大的超自然力量,他们坚信冥冥之中是有神灵在主宰这个世界,如山神恩赐给他们飞禽走兽作为食物,使得他们依靠着山林的供养而得以繁衍生息,所以他们敬重、热爱、颂扬着大自然。

在民族文化的温情关注这一部分,张老师讲到《额尔古纳河右岸》中所塑造的妮浩这一人物,承担起了氏族萨满的职责,是人与神的同体存在,为了拯救氏族的人不惜牺牲自我。妮浩超越了一般的人性,她身上所拥有的品格承载了原始文化的精髓,也是绵延民族生息的源泉。



在“陌生原野”的依恋伤怀这一部分,张老师带领同学们逐渐认识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在被破坏、自然中原初人的栖息地在被侵蚀这两大人文自然问题,并借此引发学生对人类文明进程中总是以一些原始生活的永久消失和民间艺术的流失作为代价的现象的思考。

迟子建作为东北大地的忠诚守望者,深情而又专注地叙写着她记忆深处的故乡。迟子建在她的作品中展现了东北漠河的神秘文化,这个崭新的艺术世界,不仅是地域文明的集中展现,更是传统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留下的时代的印记。迟子建的笔触是温情的,可在这种温情的背后还有着对故乡的土地、故乡的人的深切的依恋与感伤。

本次读书推荐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钉钉高效办公
中国知网
视频在线
档案工作
图书资源中心
返回顶部